中国企业内容管理(ECM)市场分析报告
2017年,CCID赛迪发布了《中国企业内容管理(ECM)市场分析报告》,报告首次明确了企业内容管理的含义,从ECM产业链、各厂商市场份额、技术发展和未来趋势等角度分析了目前中国ECM市场概况,并对未来3年中国ECM市场做出预测。
规范和完善企业内容管理(ECM)定义
许多IT从业者对企业内容管理(ECM)这个名词耳熟能详,但是却不甚了解其内涵。CCID赛迪在此报告中首次规范和完善了企业内容管理的含义:
企业内容管理,即Enterprise Content Management (ECM),帮助企业获取、管理、存储、保护、呈现与企业组织业务相关的数据,也可促进海量非结构化数据向结构化数据转化;通过内容的共享、检索、分析等使用和管理过程挖掘和放大内容价值,并最终帮助企业获得商业洞察和长远竞争优势。
报告指出,随着技术和企业需求的发展,企业内容管理(ECM)的概念在不断延伸,对比Gartner对ECM的最新定义,两者都强调ECM平台系统需具备丰富的API接口,实现资源可扩展,同时需具备服务于更复杂的业务场景和组织机构的能力。
中国ECM市场现状
报告回顾了中国ECM市场的发展历史,描述ECM软件的典型应用、中国ECM行业的产业链示意图,并指出各个环节中的主要厂商和产品特色。
报告将重要ECM市场分为基础应用、解决方案应用、平台级应用,并罗列了中国ECM市场上的主要厂商和其产品特色:
谁在主导中国的ECM市场?
CCID调研发现, 2016年,中国企业管理软件市场收入增速为8.11%,实现收入800亿人民币。由于新技术业态蓬勃发展,企业内容管理(ECM)的内涵和外延也随之不断变化,而更加严谨。结构化数据管理基本趋于完善,在过去5年内,增速逐年放缓,平均每年下降1.2%-1.4%。而非结构化数据的管理正成为新的价值突破点,在过去5年内,年增长率达到25.9%。在ECM代表性解决方案中,平台级产品的市场份额大致是文档外包服务和文档管理解决方案的两者之和,并且呈现持续加快增长的业态。
报告指出,目前平台级应用市场当中,外资厂商领导地位正在被逐渐侵蚀,内资品牌比如鸿翼股份、拓尔思、信雅达等经过多年深耕,凭借其对国内市场的了解和在集成与交付方面的性价比,在与外资品牌的竞争当中逐渐获得优势。如图所示2016年中国前七大ECM平台级厂商的市场份额对比:
未来趋势:大数据、智能化推动ECM软件功能升级
技术发展使得企业内容管理业务系统使用更加便捷,云计算、移动化、智能化等创新技术推动ECM产品功能更加完善,服务更加柔性化、个性化。报告指出,ECM行业主要出现8大新技术趋势。
随着IT应用的深入普及,各行各业都积累了大量的信息资源。科学管理和合理开发内外部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企业正确决策、增强竞争力的关键。
受市场需求持续旺盛的影响,CCID预测,未来5年中国企业内容管理软件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姿势,作为内容管理市场中份额最大的部分,ECM平台级应用市场的需求将会在未来几年集中释放。